戴镜兵 发表于 2024-3-7 14:28:15

彭湃精神的现代意义

彭湃精神的现代意义 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30/160612gg7nhx37qi9x7xx8.jpg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中,曾涌现出无数的革命英杰和民族精英,他们为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彭湃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中,彭湃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人物。他的鲜明特点集中体现在“三化”:剥削阶级平民化,知识分子工农化,留洋名士革命化。彭湃牺牲已将一个世纪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是很值得学习的,仍然具有现代意义。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21/152020yq6u819s99jemxmx.jpg一、寻求真理,坚定信仰。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人,当他踏入社会的时候,都会追求自己安身立命的理想目标。彭湃也是如此。当他接触社会以后,就开始寻求自己的奋斗目标。但他在初谙世事时,却是心中无底,浅见寡识,思想茫然。他在日本留学初期,即他23岁(1919)以前,曾信奉过无政府主义,后来经过探研、比较,才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1923年9月,他在回顾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时曾经说过:“我以前是很深信无政府共产主义的,两年前才对马氏(按:指马克思)发生信仰,年来的经验,马氏我益深信。”自从彭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始终坚守这一正确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彭湃确立和坚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分说明,信仰的力量无穷尽,革命理想高于天。那么,彭湃从无政府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对今天有什么启迪呢?第一,追求真理是每一个革命者的本质要求,是一个革命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然需要寻求真理,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中国诞生后,曾有一段时间把小资产阶级的狂热病视为“社会主义”,后经艰苦的探索才走上正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求我们要探索前进的道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以,我们仍需要边实践边探索,才能找到通往真理的坦途。第二,一个革命者,不论在任何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治环境,都必须具有崇高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前辈,为了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无私付出,流血牺牲,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的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正是他们具有坚定的信仰,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其精神才能垂范百世,才能值得永恒的纪念。第三,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仰与当今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仍然有人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热衷于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推崇西方价值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信仰,对共产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因此,党中央作出八项规定,整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这正是“对症下药”,使党始终保持强大的生机活力。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10/203205hgzt9b0t7x8t00yj.jpg二、革新开拓,率先垂范。什么叫做革新和开拓呢?这在彭湃的革命实践中就能找到生动的答案。在彭湃的一生中,不仅背叛了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几个“第一”:一是在留学生中第一个脱下洋装,穿起布衣,与赤贫农民广交朋友;二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三是主办了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四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丰、陆丰苏维埃政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别人未曾做到,而由他率先做到的。这才是一种创新和开拓精神。彭湃所处的时代是封建专制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尚未掌握政权的时代。在那种时代,能勇于冲破封建专制的藩篱和恶势力的牢笼,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彭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具有无所畏惧的革命胆略和勇立潮头的搏击精神,才博得了革命人民和后世的景仰。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21/152009vk7gxse7710xkg1z.jpg彭湃这种创新开拓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开拓精神的一个侧影,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可以说,今天我们提出的建设创新型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际上就是在革命先辈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基础上,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习和弘扬彭湃的革命精神,就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以及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开拓,奋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10/203607xq83wrjv5osvoq5m.jpg三、百折不挠,砥砺奋进。彭湃的一生曾遭遇过无数挫折,但他永不退缩,始终砥砺奋进。他遭遇的挫折,择其要者有:第一次,他担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时,陈炯明等说他宣传社会主义,诬称他宣传所谓“共产共妻”,被撤销局长职务。第二次,由于他从事农民运动,遭到家人的反对,“其长兄甚至要杀他”,同族的人都不理睬他。第三次,1923年“七五农潮”时,海丰县总农会遭到反动势力的围攻。反动势力抓捕农会干部,通缉彭湃,迫使彭湃离开海丰。第四次,大革命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被迫转入地下。第五次,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到了香港。第六次,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失败后,他辗转到了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等等。所有这些,彭湃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正如古人所说的“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21/152009pajzx0xj9ohissa9.jpg彭湃的百折不挠、永不退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在当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更需要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砥砺前行的精神。但是,在现实社会上,仍然存在某些领导干部“遇到困难绕路走,看到权、利伸手要”的现象,还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官气十足,能力不足,干事外行,内耗内行,等等。这些都是与彭湃等革命先辈为革命殚精竭虑、砥砺奋进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需要弘扬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深刻的思想洗礼。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10/203204qn390903t9pfo9wb.jpg四、视死如归,终生无悔。彭湃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者,他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但在敌人的心目中也造成极大的恐惧。所以,他于1929年8月24日被捕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敌人杀害(8月30日被害)。他在狱中曾和杨殷联名写信给周恩来和党中央,报告被捕同志在狱中的情况。在信中,他们已感到敌人是不会放过他们与同时被捕的同志,说“已是无法挽救。”但仍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并向党组织说:“我们在此精神很好,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还有一封写给他的妻子许冰(许玉庆)的信,仅23个字:“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仅从这两封信中,就可以看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革命情操,可以看出彭湃视死如归、终生无悔的精神。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2/10/203205avn9ndq1dv1vnyy7.jpg彭湃等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勇于革新、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仍是一种鞭策和激励!用这种精神来考量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革命和建设事业,如何对待个人和集体利益,如何对待事业和爱情等,就可以找到一个正确的坐标。这对于实现“中国梦”、开拓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这里,有一点尤须指出的是,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文革”时期彭湃一家人所遭被害的教训。解放前,为了革命,彭湃全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6位亲人。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他的亲属却被杀害了5人。彭湃从事革命活动的革命旧址全部被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被修复。革命历史文物资料也险遭烧毁的命运。这是血的历史教训!写到这里,心情特别沉重!我们学习和弘扬彭湃的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必须牢记血的教训,认真进行历史反思,激发我们的革命热情,加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之英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彭湃精神的现代意义